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

数码艺术新纪元:非同质化代币(NFTs)的降临

来源:Sotheby’s Metaverse Apr 6, 2021

近年,数码艺术新载体——非同质化代币(Non-fungible tokens,NFTs)风靡全球市场。究竟NFT是什么?它是怎样产生的?它对未来的艺术市场有什么影响?

NFTs全称Non-fungible tokens,中文译为「非同质化代币」,是一种独一无二、可验证来源的数码媒体。NFT由区块链技术驱动,现正逐步颠覆整个数码艺术世界。

解构「同构型」

广义而言,人类的资产可分为两种形态,分别为「同质化」(fungible)与「非同质化」(non-fungible)。「同质化资产」即所有与同类资产拥有相同外在价值的资产,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市面上的流通货币。假设两个人各自持有一枚货币,由于两枚货币价值相同,双方可以将货币互换,过程中不会蒙受任何利益损失。

反之,「非同质化资产」即独一无二、无法以同类资产作等价交换的资产,常见例子为纪念品或收藏品。例如,一个普通棒球的价值,与一个附贝比·鲁斯(Babe Ruth)亲笔签名的棒球就有天壤之别。同样地,一幅莫内油画真迹不能与一幅莫内油画复制品等价交换,即使两幅作品看似完全相同。

「非同质化资产」即独一无二、无法以同类资产作等价交换的资产。

同质化和非同质化的概念,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试环顾四周,想象一下眼前的物品,可否以一件表面看上去一模一样的东西取代?如此一来,你便会发现,虽然我们不会称自己的纪念品或收藏品为一件「非同质化资产」,但是,它们遍布了生活每个角落。PAGE無可取代的數碼藝術品:The Fungible Collection

事实上,同质与非同质的定义是流动的。例如,如果一件同质化资产被赋予内在价值或独有特征,便可重新定义为一件独一无二的非同质化资产。反之,如果一件非同质化资产突然降格(例如你发现你的贝比·鲁斯签名棒球是件假货),它的价值便与一件普通的同质化资产无异。

非同质化资产与数码世界

一件物品必须与别不同、举世罕有,才能被列为「非同质化资产」。在现今的网络世界,要以一个可持续、可计算的方式实现上述概念,可谓天方夜谭——然而,这一切都在NFT诞生后彻底改变。

数码物品向来绝不稀有,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复制和分享网络上流传的数码内容,而艺术品亦不例外。借着丰富的网络媒体,我们可以轻易地接触数码艺术;可是,这种便利亦令我们难以赋予数码艺术一种独有的价值。

NFT为数码资产来源提供认证,杜绝滥用情况。

虚拟物品的原始所有权、稀缺性及独特性一向难以确认,因此,界定数码艺术的价值绝非易事。碍于上述难关,数码艺术家难以建立及维持创作,剽窃和盗窃的个案更是屡见不鲜。当中最大的问题,是它令大众及准藏家难以对数码艺术及实体艺术一视同仁,认为前者的价值比后者低。

NFT的诞生,为数码艺术及其他网络媒体带来范式转移——它为数码资产来源提供认证,杜绝滥用情况,将赋予实体艺术及资产价值的概念引进网络世界,为珍贵的数码艺术品开辟新天地,更为艺术家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创作良机。

那么,到底NFT如何验证数码艺术的来源?NFT之所以名为「非同质化代币」(non-fungible tokens),而非「非同质化资产」(non-fungible assets)或「数码非同质化资产」(digital non-fungible assets),源于它们是区块链技术(blockchain technology)所驱动的产物。

区块链技术与NFTs

那么,区块链是什么?打个简单的比喻,区块链就是一本去中心化、毋须许可的数码账簿(ledger)。去中心化(Decentralized)意即区块链不属于任何人所有。反之,它由一群互不相识的用户共同储存数据及维护,与由单一实体监管及维护的集中式分类账技术(servers,即服务器)恰好相反。毋须许可(Permissionless)即任何人皆可在区块链上储存数据、维护总账,并浏览纪录活动。

一如现实世界,区块链网络上亦储存了同质化与非同质化资产。常见的区块链同质化资产有BTC(比特币)与ETH(以太币),一如上文所述,这些资产的外在价值是相同的。用以买卖的以太币象征一种价值的交换,一如市面上的流通货币,而非交易独一无二的资产。同质化代币如ETH可被分割及整除,意即(几乎)所有被分割的ETH均可用以买卖及交易。

艺术家铸成一枚NFT后,藏家便可在艺术圈内自由买卖该代币,其运作模式相当于二手市场。所有NFT的来源皆为公开,方便藏家在购入或拍卖NFT前确认其真实性。

区块链网络如以太坊(Ethereum)亦支援非同质化资产。同质化资产近年广受大众欢迎,在上一年尤甚。与ETH等同质化资产不同的是,NFT是区块链上一种独特而不可分割的资产代币。要转让NFT的所有权,需要将代币从一个用户地址(即用户)转移至另一个地址。NFT不能被分割成较小的单位——情况就好比你不能将贝比·鲁斯签名棒球切成一半,然后要它的价值保持不变。

每枚NFT都是独一无二的,其身份可供验证。每当用户在区块链上「铸造」(mint,即创建)一件NFT作品,就会产生一定数量的代币。NFT常附有「1×1」或「1×100」等号码,列明该NFT在铸造时所发行的代币数量,证明其稀缺性。代币一经发行,上述号码便不可更改,该组资产的创作者及创作日期亦会永久录入该枚NFT中。即使艺术家将来再铸造相同的NFT作品,大众亦可追溯该NFT属于原版还是后制的版本。NFT的数据是完全公开且不能逆转的,与版数的概念类似。NFTs在以太坊等公开网络上发行后,公众便可自行查阅上述数据,从而大幅减低验证特定资产的真实性、原创性、唯一性与所有权的所需成本和难度。

艺术家铸成一枚NFT后,藏家便可在艺术圈内自由买卖该代币,其运作模式相当于二手市场。所有NFT的来源皆为公开,方便藏家在购入或拍卖NFT前确认其真实性。此外,NFT更备自动分红功能(automatic commissions),让艺术家在数码平台中获利。由于NFT是区块链网络上一段独一无二的编码,程序员可写死NFT在每次交易时将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至指定的用户地址,包括原创者。换言之,原创者毋须直接参与NFT的买卖,亦能在每次转售中获利。

去年,NFT市场的投资者激增,亦掀起全球关注。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大众对数码艺术的浓厚兴趣,更体现了可验证来源的稀有数码资产的独特价值。有赖一众创作家、藏家及策展人的共同参与,可见艺术市场的各个层面均能获益,欣欣向荣。

随着区块链科技持续革新,整个NFT生态圈亦会不断拓展及蜕变,在技术上精益求精,带来更多机遇。苏富比将与Nifty Gateway携手举办「The Fungible」拍卖会,呈献知名创作家Pak的数码艺术系列,打开非同质化资产世界的大门。Pak利用区块链技术及NFT代币,为藏家提供前所未有的数码资产稀缺性及所有权保证,向大众展示科技赋予艺术品的独有价值。借着The Fungible系列,Pak 重新审视我们对「价值」的理解,并提出质询——何谓一件物品的「价值」,它的所有权从何而来?

欢迎了解更多有关「The Fungible」拍卖会的详情,登记参与。

参考材料: